聆听民声悟初心,党团同行践使命——化工学院20242106党支部组织开展《您的声音》主题党团观影活动

  • 文/杨光新 图/郭培河
  • 日期:2025-03-04
  • 169

  为深化广大党员、团员对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的理解,提升同学们服务群众的意识与能力,2025年3月1日下午,化学工程学院20242106班同学齐聚一堂,共同观看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《您的声音》。此次别开生面的党团共建活动旨在通过影片呈现的基层治理故事,让党团员倾听群众心声,增强服务意识。以基层工作者为榜样,激发担当精神,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观影过程中,党员们全神贯注,深深被影片中的故事所吸引。不少党员在看到基层工作者为解决群众难题四处奔波、积极协调时,不禁为之动容;看到市民诉求得到妥善解决,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时,也由衷地感到欣慰;影片结束后,党员们积极展开交流讨论,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:

  梁楚晨(中共党员):《您的声音》通过细腻的镜头和真实的故事,展现了北京在城市治理中的温情与智慧。影片以普通市民的视角,揭示了政府如何倾听民意、回应关切,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落到实处。无论是社区改造还是公共服务优化,都体现了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深切关怀。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治理实践,更是对“为人民谋幸福”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,令人感受到城市发展中的温度与力量。

  吕振豪(中共党员):《您的声音》让我深受触动。作为一名青年党员,我看到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影片中,12345热线背后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干部们日夜奔忙,只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。这种担当与奉献让我明白,党员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,无论身处何处,身居何位,都应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,用行动践行初心,为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懈奋斗。

  张昕怡(共青团员):《您的声音》以细腻镜头语言诠释了首都治理的深层肌理。当镜头跟随12345市民热线工作人员穿梭于胡同院落时,既捕捉到智能系统实时监测井盖位移的科技力量,更记录下社区工作者手绘“独居老人关爱地图”的人文温度。这种科技与情怀的交织,恰是“人民城市”理念的生动注脚——大数据调度的不只是城市资源,更是对每个个体生存尊严的系统性守护。影片中老旧小区改造听证会上激烈而有序的辩论场景,既展现了制度设计的包容性,也揭示了共建共治背后复杂而温暖的社会联结。作为观众,既为北京基层治理的智慧创新所折服,更深刻体会到“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”背后无数平凡坚守者的赤诚。

  李昊铖(预备党员):《您的声音》让我深受触动。影片生动展现了北京城市建设中对人民需求的细致关怀,从社区改造到公共服务优化,处处体现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。它让我明白,城市的温度源于对百姓生活的用心。作为一名国科大学生,我更加坚定了为社会服务的决心,要用所学知识助力城市发展,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。

  通过此次主题党团观影活动,同学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,进一步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扎实的学习与工作,为推动国家发展、服务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