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启新程,化雨春风育栋梁|国科大化工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“开学第一课”

  • 文/郝倩 图/赵浩淼、庞璇
  • 日期:2025-09-17
  • 20

 

        秋风送爽,丹桂飘香,2025年9月16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“化工学院”)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雁栖湖校区礼堂举行。开学典礼由化工学院副院长王建国主持,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化工学院院长张锁江,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化工学院副院长杨超,化工学院副院长、化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增喜,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书记李光瑞,化工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、过程所教育处负责人闫兴娟,化工学院综合办公室业务主管信真,化工学院教师代表以及化工学院2025级全体新生共同观礼。

1

        典礼在热烈掌声中拉开帷幕,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欢迎与会领导与嘉宾。随后,全体起立,奏唱国歌,庄严氛围萦绕全场。

2

       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晓致辞,欢迎新同学并寄予期许。林晓期望同学们以开阔胸襟接纳知识、包容差异,以明晰头脑把握科研方向,以饱满热情投入学习科研,不断超越自我、实现突破。他祝愿同学们在国科大开启充实精彩的学术人生,成就卓越自我、实现崇高理想。同时,林晓提及化工学院的发展,指出该学科对国家重要性,希望学院借新生加入契机,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,为国家培养更多化工领域高素质人才。

3

       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化工学院院长张锁江在典礼上进行致辞。他指出,由多个研究所共建的化工学院,是极具魅力的技术体系,希望同学们在快乐中投身学习科研,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。张锁江强调,学生需聚焦三大重点:一是学好通用知识,英语是连接世界的桥梁,计算机与 AI 是打开未来的工具,文、史、法、经等基础学科是认知社会、遵循规律的钥匙;二是学精专业知识,在实践与应用中深化学习;三是聚焦自身,提升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。

4

       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化工学院副院长杨超随后进行了学院情况介绍,为新生们重点介绍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化工学院的发展历程。他系统梳理了化工学院从起步到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,让新生对学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杨超还对新生们提出了切实的科研建议:选择研究方向时,要紧扣国家重大需求与未来趋势,避免盲目跟风,多与导师、学长沟通交流;同时需平衡科研与身心健康,既要专注学术,也要注重锻炼身体,筑牢心理防线。

5

        最后,2025级新生代表弓哲芊进行发言,她以同龄人视角分享心声,向全体新生发出倡议。她着重强调三点内容:一是呼吁同学们积极开展交叉融合研究,打破学科壁垒,探索知识边界;二是郑重提醒大家敬畏科学规律、坚守学术底线,将恪守学术规范内化为科研准则;三是倡导注重全面发展,在专注学术的同时修身明德,持续提升综合素养。

6

       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化工学院副院长杨超以《反应器数字化技术赋能高端动力材料制造》为题,为新生带来 “开学第一课”,结合科研进展分享选题方法与研究生生活感悟。报告开篇,杨超通过多个实例,生动阐释化工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,强调过程所始终致力于推动化工学科发展、引领化学工程理论创新。他指出,化工学科需扎根数理基础,融合 “三传一反” 理论与实践;同时他强调,反应器是化工厂的核心,决定工艺流程和工厂效率,做好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、模型算法等在化工领域放大试验的应用;他还点明,高端化、安全化、智能化是未来化工生产方向,为新生擘画化工新图景。

7

        谆谆教诲,蕴藉深远;殷殷期望,润物无声。愿2025级化工学子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、不负韶华!